冰天雪地阴气盛,养生牢记三忌三宜
发布时间:
2022-12-09
冰天雪地阴气盛,养生牢记三忌三宜
三宜
养阴:中医养生强调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,也就是此时要固护好身体的水分,以防上火。养阴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多摄入水分。每日要保证充足的饮水量。饮水也要得法,不要一口气喝过多的水,每次喝4~5小口,隔段时间再喝,这样才可以充分滋润身体。
补脾:大雪万物冬藏,养生也应当顺应时令,补脾固肾,以收敛精气。适宜多吃些黄色的食物来养脾。胡萝卜、小米、南瓜、鸭肉、黄芪等都是补脾非常好的食材。保持规律三餐,避免暴饮暴食。
食粥:日常饮食应以温补为宜,建议用羊肉、牛肉、鹌鹑、核桃、生姜、黄芡实等药食两用之品做粥,既有益滋补,又容易消化。推荐一款芡实莲子粥:取芡实30克,莲子50克,大米300克。芡实、莲子、大米过水洗净,同时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水,用文火熬至粥烂,加少量精盐即可。
三忌
风寒:大雪天气寒冷,寒风很容易通过颈部入侵身体,引发嗓子发炎、咳嗽等呼吸系统病症。尽量穿高领衣服、出门戴好围巾。除了脖子,肩膀、前胸、后背及双脚,也要做好保暖工作。
燥气:此时节气候干燥,特别是北方,室外冷燥、室内热燥。因此,除了补足水分,每天还可以吃一些大白菜、雪菜、莲藕、梨等清热润燥的食物。冬季萧条,还易使人身心低落、烦闷不安。改变这种状况的最佳方法就是运动,如慢跑、跳舞等,都是保养情志的好方法。
辛辣:大雪外冷内热,偏食辛辣食物很容易引起肺燥咳嗽、肠胃不适等症状。适宜多吃些柔软甘润的食物,如豆浆、鸡蛋、鱼肉、芝麻、蜂蜜、百合等,忌食辣椒、胡椒、茴香等热性食物。
大雪节气,天气愈加寒冷。中医学认为,肾与冬季相应,老年人因肾气虚弱,在冬季常常会出现夜尿频多、小便淋漓不尽和腰痛等症状。此时要加强腰部保暖、防止受寒,平时可多食用茯苓、韭菜、山药、枸杞和南瓜子等补益肾气的食物。下面推荐三个大雪时令食谱。
黄精炖猪手
原料:黄精20克,花生米100克,猪蹄1只,黄酒、葱、姜片、精盐适量。
做法:猪蹄去毛,刮洗干净,切成两半,放入沸水中焯一下,放入锅内,加黄精、花生米、黄酒、葱、姜片、清水,武火烧开后,小火炖至熟烂,用食盐调味即可。
功效:黄精乃滋补药材,《本草正义》记载,补血补阴而养脾胃是其专长,可用于阴虚肺燥而致的干咳少痰、头晕、腰膝酸软等。黄精对于冬季天气干燥引起的咳嗽、皮肤干燥瘙痒等有积极的作用,也可作为日常滋补品,煮汤或泡茶饮用。花生俗名“长生果”,含有丰富的脂肪、卵磷脂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E以及钙、磷、铁等,经常食用可起到滋补益寿之效。猪蹄乃血肉有情之品,可养精血、补血脉、强身健体,滋补力强,最宜于冬季食用。
大枣芡实饭
原料:大枣10枚,芡实20克,粳米300克。
做法:将芡实用水浸泡,煮至7成熟,将洗净的粳米、大枣放入芡实中,煮成饭即可。
功效:芡实俗称鸡头实,可固肾涩精、补脾止泻,可用于小便不禁、脾虚久泻等症,《本经逢原》记载其“主湿痹腰脊膝痛,补中除暴疾,益精气强志”。常言道,“一日三颗枣,保你不显老”,冬季人们尤其爱吃枣。大枣味道甘甜,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铁,可补血抗氧化,提高人体免疫功能,增强抗病能力。本品作为主食,尤其适合冬季能量消耗多者食用。
蒜叶炒肉丝
原料:猪肉300克,大蒜叶100克,白菜100克,红椒半只,生抽、葱、姜、食用油、鸡精适量。
做法:猪肉洗净,切成丝;大蒜叶洗净切成段;白菜洗净切成小段;红椒切成丝待用。锅烧热加入油,撒入葱、姜末,加入肉丝、生抽翻炒,倒入大蒜叶、红椒丝和白菜段翻炒至熟,加入鸡精即可。
功效:白菜是冬令的“当家菜”,自古就有“百菜不如白菜”的说法,白菜因其味道鲜美、营养丰富、价格便宜,广受老百姓喜爱。中医学认为,白菜具有清热除烦、消食养胃的作用,可消除冬季肠道积热。其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,有利于肠道蠕动和废物的排出。大蒜叶有降血糖、防治心血管疾病、防癌抗癌等作用。白菜和大蒜叶都是冬天当季的蔬菜,配上猪肉同炒,味道鲜美,是一道很多人小时候记忆中冬季常吃的家常菜。